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手机版

2021年科技夏令营•内蒙古营闭营 16名营员将参加全国营

发布时间:2021-07-31 11:10 文章来源:影视信息部

  729日下午,由中国科技馆主办、内蒙古科技馆承办的2021年“参观科技展览有奖征文暨科技夏令营·内蒙古营”在内蒙古科技馆圆满闭营。 

  

  内蒙古科技馆副馆长朱文出席闭营仪式,并为在征文活动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作者颁奖。本次夏令营评选出16名优秀营员,将代表科技夏令营内蒙古营的同学赴北京参加全国营活动。 

  

  这次夏令营为期3天,围绕“体验科技展览 感受百年变迁”主题和“红色”“绿色”“黄色”三条主线,在呼和浩特和鄂尔多斯两地进行,带领营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从全区征文比赛中脱颖而出的45名营员参加。 

  

  其中,“解密蒙草·草博园:小草大乾坤”“恩格贝沙漠科学之旅:缅怀先烈,探究航天育种”“移动课堂:走进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草原所”等3场活动,通过新华网、腾讯网、微赞直播、内蒙古科技馆官方微博等平台同步进行线上直播,中国数字科技馆2021年参观科技展览有奖征文暨科技夏令营专题页面实时转播,累计观看量达到283.94万人次。 

    

  红色: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色基因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力发扬红色传统,追寻红色记忆,赓续红色基因,在内蒙古科技馆专题展厅,营员们参观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礼赞共和国”科技成就展。一件件大国重器和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让营员们不仅为我国取得的伟大科技成就而自豪,更为一代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们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科学家精神所感染和激励,同时,还了解到许多大国重器背后的科学原理、发展历程和技术应用。   

  

  在内蒙古博物院“草原丰碑”内蒙古革命史陈列展厅,营员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回顾了1840年至1949年,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下,内蒙古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实现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史。营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一面面展墙前驻足观看、仔细聆听,瞻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用心感受一张张珍贵历史照片背后的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在恩格贝抗日英雄纪念园,营员们聆听了鄂尔多斯抗战史上的“西沟沿战役”故事,重温那段艰苦而伟大的革命岁月。抗日英雄纪念碑前,全体营员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唱毕,全场肃立,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烈士默哀。随着《献花曲》激昂深情的旋律响起,4名营员代表缓步向抗日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全体营员依次献花并环绕瞻仰抗日英雄纪念碑,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寄托无尽哀思。 

    

  绿色:践行生态文明,守护美丽家园 

  

  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茫茫林海、无垠的草原、广袤的戈壁沙漠、众多的河流湖泊,以及生活在这些地区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群,共同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自我调节、相对稳定的自然生态环境。营员们通过参观内蒙古博物院“高原壮阔”展厅,从整体上了解了内蒙古地区复杂多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在感受家乡辽阔壮美自然环境的同时,也让营员们更加明白,善待自然,善待生命,就是善待人类自己,每个人都应该担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维持生物多样性,让我们共同的家园永远充满希望和阳光。

   

   

  蒙草·草博园内,一名营员手扶一株植物,另一名营员使用一把尺子正在测量植株高度。不远处,还有另外一组营员正操作仪器,测量空气湿度和质量。 

  

  “我们发现了一株植物,它的叶片又小又厚,植株也很矮小,我们觉得它是沙生植物。” 

  “我们发现有植物覆盖的区域空气湿度很高,空气质量是‘优’!” 

  

  很快,6组营员陆续回到课程场地,依次向内蒙古科技馆科技辅导员汇报自己的发现。


  这是在蒙草·草博园开展的“解密蒙草·草博园:小草大乾坤”主题研学活动。营员们参观了草原乡土植物馆、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圃、育苗车间、快乐小草足球场等。在内蒙古科技馆科技辅导员的带领下,营员们亲身测量和观察,对比分析本土植物中沙生植物、水生植物、阳生植物的特点,了解植物适应环境作出的形态学改变,动手设计实验,探究植物对环境的改变作用,了解植物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涵养水源、改善空气质量的特点。 

  

  满载营员的大巴车在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草原所内缓速行驶,羊草种质资源圃、牧草新品种良种繁育田、高标准农田展示区等数百亩试验田依次从窗外略过,深浅不一的各种绿色争相映入眼帘。 

  

  “这只老鼠怎么两脚站着呀,像一只松鼠!”透过大巴车窗,一名营员有了新发现。“因为这是只草原黄鼠,属于松鼠科,但是它们跟松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草原所的专业科研人员马上给出了解答。 

  

  “移动课堂:走进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草原所”研学活动由草原所的专业科研人员带队,以“移动课堂”的形式,让营员们走进羊草种质资源圃,近距离参观鼠害研究基地,面对面地聆听专业科研人员讲解内蒙古牧草资源的种类、分布,认识羊草的生长环境和植物特点,了解草原鼠害、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在跟随指导老师观察了草原黄鼠、长爪沙鼠、五趾跳鼠、黑线仓鼠等多种草原鼠类的标本和研究活体后,营员们还拿出捕虫网、昆虫观察盒,在草地上捕捉各类昆虫,认真观察它们的特征。 

    

  黄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干旱荒漠科学治理,体验科学发展带来生态环境蜕变 

  

  从呼和浩特前往鄂尔多斯恩格贝生态示范区,需途径黄河大桥,内蒙古科技馆科技辅导员借助沿途黄河、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结合即将在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开展的研学活动,向营员们介绍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自然生态,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沙漠治理等相关内容,带领营员了解和感受黄河文化、草原文化、沙漠文化。 

  

  在恩格贝沙漠科学馆,营员们认识到干旱荒漠地域广袤、阳光充沛、蕴藏丰富的开发前景,但同时生态系统却又极端脆弱的自然特征。回顾了人类在谋求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改造和过度开发自然,使干旱荒漠区古老文明由繁荣到衰落的历史,以及全球荒漠化治理的案例。 

  通过聆听40多年来,在科学思想指引下,恩格贝凝聚多方力量、有效治理荒漠化、合理开发干旱荒漠、大力发展“沙产业”,使干旱的不毛之地变为沃土绿洲的真实故事,让营员们对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怎样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产生思考。 

  

  “这个南瓜今年长得还不够大,之前我们收获过更大的。”在营员们惊奇于航天育种的南瓜能长得比一个小学生还重时,工作人员正嫌它涨势不足。听说一会还能品尝运用航天育种技术种植的瓜果蔬菜,营员们更加迫不及待了。 

  

  在恩格贝农业实验示范园的设施农业大棚里,营员们实地感受了“沙产业”中“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发展理念。了解了航天育种引种植物,品尝了运用这种技术种植的黄瓤西瓜、西红柿、黄瓜等美味品种。观看了从台湾等地引进的火龙果、香蕉等新品种的生长情况。分别在大棚里和户外近距离接触沙生植物,观察它们为适应沙漠的严酷环境,缩小甚至退化叶片面积、矮小植株、发达根系等生长特点。 

    

  正如乌海市第二中学刘子葳在闭营仪式的发言中所说“虽然这次科学之旅只有短短的三天,但这是精彩的三天,难忘的三天。营员们带着崇敬、求知的心情来到这里,学习科学知识、交流科学感悟、编织纯真友谊。”他倡议营员们把此次科技夏令营的收获带回家乡、带回课堂,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牢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使命,用智慧与坚持昂首走向未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周玉婷 摄影:周玉婷、冯骞、王璐婷、周额尔都木吐、李佳颖)